龔先生
據(jù)央廣網(wǎng)報道,不少人有過忘帶鑰匙被鎖門外的經(jīng)歷,打開本地生活APP搜索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商家標注的開鎖價格只要二三十元??梢坏┫聠危瑤煾瞪祥T后,價格卻可能一翻再翻。有消費者線上預約了標價為25元的開鎖服務,師傅上門開鎖后要價兩千多。
(圖源 新華社)
不妨先看看這些商家和維修師傅的套路——商家以極具誘惑的低價吸引顧客,將收費項目包裹在團購券中的折疊頁面,或用很小的字羅列價格內容,主打一個“難以注意”。師傅上門以“無法技術開鎖”“必須強拆”等話術誤導,以眼花繚亂的方式疊加報價,主打一個讓你“箭在弦上不得不發(fā)”。當其精心設下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之局,消費者往往會“覺得哪里不對勁”,可即使心有不甘,也不得不“入套”,最后很多人懶得去投訴,選擇“認倒霉吧”。
不同于日常消費價格明確的交易,諸如開鎖、通馬桶、修家電等家政領域的急活兒,有些商家的“一口價”往往大有文章,有的維修師傅上門后也是句句不離錢,用網(wǎng)友的話說就是“不宰你千八百塊沒完”。
網(wǎng)友的吐槽眾多,比如,有的情況屬于“無病呻吟”,明明沒什么問題,維修師傅卻故弄玄虛,說有問題并給出維修建議;有的是“小病大修”,本來更換小配件就能解決的問題,卻讓消費者必須更換昂貴部件;有的是“只換不修”,不論問題大小,一律說“修不好”,只能“整體更換”……
此前,某知名家政信息平臺被多次曝光,其內部對維修師傅有相關話術培訓和“技術培訓”,并設置了創(chuàng)收考核任務,由此導致家政維修服務價格一路走高。這類頭部平臺的問題,很多時候代表了整個行業(yè)的共性問題。此外,有些維修師傅個人入駐平臺接單,也存在打一槍換個地方、缺乏約束等問題,難以有效監(jiān)管。
(圖源 新華社)
迷霧重重、阻礙重重,家政維修猶如開“盲盒”,“師傅憑良心,顧客憑運氣”;維權舉步維艱,取證難,“明碼標價”的套路防不勝防……這不僅傷害消費者的權益,也正在侵蝕行業(yè)信譽,破壞市場環(huán)境。
近年來,各種“價格刺客”事件屢屢沖上熱搜,有關方面著手開展了不少整治行動,取得一定效果。如今家政維修領域的“價格刺客”頻現(xiàn),仍需各方反思。
比如,平臺方面的管理漏洞首當其沖,有的入駐商家因違法違規(guī)等行為被平臺封禁后,為何能換個“馬甲”絲滑復出?有的商家提供的資質文件看起來沒問題,實際卻“查無此人”“查無此店”,這是為什么?不實宣傳內容充斥頁面、大量消費者投訴,相關平臺是沒看見還是視而不見?開鎖屬于特種行業(yè),受到嚴格監(jiān)管,因而不少開鎖師傅號稱“公安備案”,那么相關部門的精細化監(jiān)管如何再向前一步,也是治理此類亂象的必然之問。
開鎖、通下水道等是消費需求,也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求助行為?!澳阍郊彼胶凇笔皆卓?,無異于利用人們的焦急和無奈心理牟利,比常見的消費侵權更令人生厭。對這類亂象及勢頭,不能止于個體“自求多?!?,必須合力整治。在嚴懲個案的同時,更要規(guī)范市場、完善規(guī)則,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,呵護市場信心。
關于中工網(wǎng) | 版權聲明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(wǎng)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5 by cgpundit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